中文

English

结核病的再现: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博的关注与应对

发布时间:2025-03-20   信息来源:尊龙凯时官方编辑

2024年10月29日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了《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2023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达1080万,125万人因结核病去世。在中国,2023年估算的新发结核病患者数量为741万,发病率为52/10万,占全球发病总数的68%。在30个高负担结核病国家中,我国排名第三,显示出结核病在我国依然是主要的传染病。

结核病的再现: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博的关注与应对

什么是结核病?

结核病(Tuberculosis,简称TB)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(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)引起的常见且潜在致命的慢性传染病。结核分枝杆菌能够感染几乎所有的人体组织和器官,尤其是肺部,超过80%的病例表现为肺结核。结核病的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,这意味着任何人都有被感染的风险,无论其身份如何。由于此病的广泛传播与其带来的致命性,它被誉为全球首要传染病。

结核病的分类

根据病变部位,结核病可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。其中,肺结核最为普遍,分为四种类型:原发型肺结核、血行播散型肺结核、继发型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。此外,依照抗药性状况,可以将结核病划分为非耐药和耐药两类,其中耐药结核病又分为单耐药、多耐药、耐多药、广泛耐药及利福平耐药五种类型。

结核分枝杆菌及其结构

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细长且略弯曲的杆状细菌,大小为1~4×0.4μm,无芽孢且无鞭毛。该细菌的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,约占干重的60%。其外层包围着大量的分枝菌酸,影响染料的渗透。在临床上,主要致病的类型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。

结核病的致病机制

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宿主后,会触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。这种复杂的交互作用以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成为结核病发病的基础。感染通常通过呼吸道传播,微小的带菌“微滴核”被正常人吸入后便可能造成感染。结核细菌会吸引巨噬细胞并在其内部繁殖,初期可能造成局部炎症,随即可能引发全身性传播,成为未来肺外结核病的根源。

结核病的治疗方法

目前针对结核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。药物治疗可以缩短传染期、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。结合抗结核药物的抗菌效力和不良反应,药物可分为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。一线药物通常副作用较小且疗效显著,主要包括异烟肼、利福平等;而二线药物如卡那霉素的毒性相对较大。随着结核病的临床治疗发展,研发高效低毒的抗结核药物显得尤为重要,特别是在面对日益严重的耐药结核病时。

抗结核新药研发进展

在近几年,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,部分在研新药展示出良好的抗结核活性,并提升了耐多药及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。然而,一些新药还存在毒性较大的问题。经过合理实施新药物方案,将为消灭结核病的全球目标提供有力支持。正在进行的药物研发状态与作用靶点的识别,将为未来的抗结核新药奠定理论基础。

在这一艰巨的斗争中,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博始终在关注和支持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进展,希望通过有效的科研与临床应用,早日实现全球对抗结核病的目标。